星期日, 5 10 月, 2025
More
    Home校園特搜校友敘事【秀岡校區】不設限的學習者──張晉豪在選擇與實踐中前行

    【秀岡校區】不設限的學習者──張晉豪在選擇與實踐中前行

    帥氣中總掛著溫和笑容,擔任康橋秀岡校區第十屆學生議會會長的張晉豪,喜歡在人群中活動,在實作中學習,透過參與、行動與反思,摸索出屬於自己的步伐與方向。而這樣的節奏,恰巧與康橋的教育環境產生了良好共鳴,充分把握高中三年的時光,揮灑出豐富的青春色彩。

    原本就讀傳統升學的私中,進入康橋之前,晉豪曾獨自赴美,在一所佛教寄宿學校學習了一年。這些經歷不僅培養他更強的自主學習與生活能力,也讓他意識到傳統升學體制的侷限。「我發現自己其實不適合那種填鴨式學習,回台灣後開始思考是不是可以有不一樣的方式。」加上哥哥與姊姊也曾就讀康橋,他最終選擇在這裡展開高中階段的新篇章。

    高一時期的他,課餘時間幾乎都投入在各種社團與活動中。籃球場上的奔馳、模擬聯合國的辯論與協作,讓他深刻體會團隊合作與表達自我的成就感。「如果不是來康橋,我可能沒有機會做這些事,光是讀書考試就會佔滿全部的時間了。」他語氣篤定地說。

    也許是曾經經歷過不同文化與教育制度,晉豪對教育議題有著特別關注。他觀察到學校制度往往存在不夠貼近學生需求的部分,並希望自己有機會能推動一些改變。因此,他在高一時便立下目標,要競選學生議會會長。最終,他成功當選,並積極投入學生會的運作。

    在擔任會長的那一年裡,他真正理解了領導並非只是提出想法,更重要的是如何協調團隊、理解不同立場、以及在現實與理想之間找到可行的折衷。「每個人加入學生會的初衷都不同,有些人很有熱情,有些人可能只是嘗試看看。怎麼樣讓大家同心協力,是我學到最多的地方。」

    這段經驗也形塑了他面對挑戰時的態度——不會因為團隊的意見紛歧而沮喪,不會因為無法爭取到期待的改變而灰心,而是將這些經驗轉化為智慧,獨自升級自己的處事能力。晉豪不僅關注當前,更積極思考如何減少問題的發生,他觀察到許多學生對於學校政策的提問常常重複,導致師長需要一再說明。他提出設立「學生提案紀錄平台」的構想,希望未來學弟妹在推動新議題時,能夠參考過往的經驗與討論結果,讓學生會的制度傳承更有效率。

    至於未來的規劃,晉豪走上了一條與眾不同的路。他並未急於申請大學,而是決定高中畢業後先前往德國當一年的交換學生,學習語言,深入了解歐洲社會文化,之後再重新申請美國的大學,預計主修國際關係。「我知道這條路比較不一樣,但這就是我想要的方式。」他認為自己清楚興趣所在,也願意主動為目標鋪路。這看似不尋常的計畫,放在晉豪身上卻絲毫不意外,甚至有點理所當然。因為他知道自己的喜好,瞭解自己想要關注的事物,且願意積極去嘗試追求目標。

    他的生活態度與學習哲學,體現在那句他最想對學弟妹說的話裡:「不要怕失敗,勇敢去嘗試!」這不僅是勉勵,更是他親身踐行的座右銘。

    張晉豪在探索中發現熱情,在行動中建立能力,在領導中培養視野。他用穩健而自由的步伐,走出一條獨立、堅定且充滿動力的學習之路。

    Advertisingspot_img

    Most popular 焦點話題

    Featured news 精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