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4 10 月, 2025
More
    HomeTags康橋國際學校

    Tag: 康橋國際學校

    康橋666師生勇闖日月潭3000米!九年級畢業前挑戰極限 實踐「帶得走」的教育

    康橋國際學校秀岡、新竹、林口三校區共666名九年級師生,於9月27日至28日參與第43屆「日月潭國際萬人泳渡」,全員成功完成全長3,000公尺的挑戰。這群充滿活力的青少年在浩瀚湖面上奮力前行,以行動展現康橋「築夢」系列活動所強調的勇氣、毅力與團隊互助精神...

    輕艇水球/李洋高中同學發威!亞錦賽奪3金獻運動部

    2025年亞洲輕艇水球錦標賽於昨天在馬來西亞布城落幕,我國代表隊經過6天的奮戰,共榮獲公開男子、公開女子及21歲以下男子組3項冠軍,以及21歲以下女子組季軍,共計3金1銅,成果豐碩...

    【新竹校區】郭丞翔:以理工夢為航標,從康橋飛向中大壢中數資班

    「在康橋學習的時光,滿開心的。」今年六月自康橋國中部畢業的郭丞翔,聊起在這兒的學習歷程,微微瞇起的眼睛與嘴角,不禁隨著話語又上揚了些許。小學時期就讀於不同學習體制的他,因姊姊在康橋校園的多采生活,於是決定追隨其腳步,踏入康橋「試試看」。然而,如同多數冒險故事中的精彩轉折,這一段旅程,成為了極具意義的轉捩點...

    新北國際青年氣候論壇 高中生「舊油再生綠行動」獲金獎

    新北2025國際青年氣候論壇今天登場,來自韓國、日本、加拿大、美國等地的青年、專家,與台灣青年交流,探討氣候變遷挑戰下的行動挑戰。現場頒發第2屆青年氣候行動創意徵件優勝團隊,秀岡康橋國際學校學生的「舊油再生綠行動」,從生活觀察,將家中都會有的廢油轉化成清潔用品,獲得金獎肯定...

    量子百年:高中生勇闖量子世界 2025台積電盃青年尬科學決賽頒獎

    2025年台積電盃青年尬科學「創意表達競賽」決賽昨(9月6日)於國立臺灣大學凝態物理館隆重舉行!為呼應今年為量子百年,特將「量子力學」定為主題。歷經初選與複賽的科學報告與創意短片競演,脫穎而出的12支來自臺灣、馬來西亞隊伍於決賽現場問答攻防,用青春翻轉對科學的想像...

    【新竹校區】沈侑霆:在康橋舞台淬鍊成長的力量,邁向竹中新旅程

    沈侑霆,甫自康橋新竹校區國中部畢業。相較於渾身散發的斯文氣質,臉龐上那抿嘴不語所展現的剛毅神情,透著一股不拔的韌性,正如他備考時的勤懇與專注,憑著這股直指目標的實踐力,終而摘下優異的會考成績,順利進入心中的理想殿堂──新竹高中...

    【新竹校區】能文善泳、從容自律 鄭妍允以多元實力開啟高中學習新扉頁

    提起在今年國中教育會考大放異彩、以5A10+ 滿級分勇奪全國榜首的妍允,平時可是頒獎台上的熟面孔──除了課業上展現堅強實力,在游泳領域的表現同樣斐然,時常代表學校出賽,屢屢奪得佳績,不僅多次刷新新竹市紀錄,更二度入選具潛力運動選手並遠赴海外受訓,實力備受肯定...

    【秀岡校區】從多元嘗試到堅定選擇——林柏宇的法政築夢之路

    對林柏宇而言,關於未來的藍圖,似乎從很早就有了雛形。從私立小學畢業後,他很清楚自己不喜歡傳統的單一型態教育方式,來到康橋後,他發現這裡比想像中的更自由。柏宇特別解釋「不是那種管教上的自由,而是師生關係和對學習選擇的自由。」...

    【秀岡校區】熱愛繪畫也愛科學 林又伃以行動詮釋跨域學習力

    康橋國際學校秀岡校區的畢業生林又伃同學,在今年同時獲得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腦神經科學系(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及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心理學系(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錄取。她的求學歷程彷彿是一場理性與感性的對話,在畫筆與數據之間,在思辨與實踐之中,穩健地走出屬於自己的方向...

    【秀岡校區】機械與運動交織的逐夢旅程 許博恩圓夢美國馬里蘭大學機械工程系

    當兩種不同的學習領域相遇,會激盪出什麼樣的火花與可能?康橋秀岡校區國際部學生許博恩,便是以堅定的信念與豐富的實作經歷,逐步培養起對工程技術的熱愛與跨領域學習的能力,用他在康橋14年的時間,描繪出屬於自己的學習藍圖,並在今年申請上美國馬里蘭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機械工程學系,朝著創新與實作兼具的未來穩健邁進...

    【秀岡校區】李采蔚:在康橋的課外活動教會我的一件事

    笑稱自己是「從同一所學校畢業四次」的學生,李采蔚同學在康橋國際學校十五年的求學生涯,從幼兒園、小學、國中一路讀到高中,這條充滿回憶的學習旅程,也促成她成長為一位在多元學習中堅持,在各種挑戰中成長的女孩...

    【秀岡校區】從化學出發,李隆翔穩紮穩打地走向科學視野的更高遠處

    八年級從澳洲返台,李隆翔選擇就讀康橋。儘管身處新環境,他很快在熟悉的教學氛圍中適應。他說,康橋開放的課程設計與鼓勵師生互動的學習方式,與他在布里斯本的就學經驗相近,讓他順利接軌,也更自在地探索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方向...
    Advertisingspot_img

    Most popular 焦點話題

    Featured news 精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