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學期甫啟動,便迎來轟動新竹校園的重大喜訊:國中部留學班九年級的威葳和采妤,從來自近30個國家、超過200個專案中脫穎而出,攜手摘下2025年臺灣國際科學展覽會(TISF)「地球與環境科學科」一等獎榮譽。不僅如此,兩位女孩更進一步獲選為臺灣代表,將於五月出發飛往美國,參加被譽為國際科展界最高殿堂的美國國際科技展覽會(ISEF)競賽。
能獲得一等獎的肯定,是一項非凡的榮譽。尤其是在參加者多來自全國頂尖高中的國際科展,參展的國中生僅佔寥寥少數,威葳和采妤能以國中生之姿取得這項至高殊榮,實在是非常不容易。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為期五天、共計三個不同階段的展覽評選過程中,威葳和采妤全程以英語進行應答,充分展現課堂上所淬鍊的穩健台風及口說能力。「在康橋的課堂上,很常使用英文做簡報和登台發表,有許多機會可以表現自己,不只訓練臨場反應,也比較勇敢、不會怯場。」兩位女孩異口同聲肯定地說。因此,即使面對20位一字排開的評審委員,壓力大到全身發抖,平時校園裡的浸潤式學習,讓她們仍能發揮一定水準,回應各項提問。

聊起投入科展的緣由,「一開始是受到Dr. Sheila Sistrunk的邀請和鼓勵,於是……」威葳輕快地說著。樂觀活潑的她,最先下定決心參加,同時積極遊說采妤點頭加入。這個鍥而不捨的舉動,讓個性互補的兩人,再度延續同組情誼,成為最佳研究搭檔。「威葳是創意總監,負責發想、做模型;我是執行總監,負責數據分析、整理報告。」采妤的語氣微微上揚,笑著說明團隊裡的分工,威葳也在一旁適時地補充。從兩人熟絡的互動中,可以瞧出那份好默契。
從選題開始到養藻、確立研究方法、蒐集資料等,兩位女孩可是歷經不少挫折。以小組期末研究報告切入,兩人自七年級下學期便著手爬找各項資料,持續討論、調整主題,一路直到升上八年級才終於訂下題目「Investigating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Carbon Dioxide Levels on Nannochloropsis oceanica Using a Hemocytometer Counting Method(使用血球計數板法研究溫度和二氧化碳濃度對擬球藻的影響)」。然而,她們很快又遇上難關。
「我們花了很長一段時間在研究如何養藻。因為要等藻穩定,才能進行下一步實驗。」利用自家浴室充當簡易研究空間,女孩們在這個小天地裡,一步一步摸索著養藻技巧。所幸,歷經失敗、重新培養,第二批擬球藻總算順利成長,但接著又面臨新的挑戰。也就是如何分析產出的數據及報告的呈現。「感謝Mr. Jayson Oso在數據分析上幫了很大的忙,還有Dr. Sheila Sistrunk協助修改報告。」兩位女孩由衷地說著感謝。

另一方面,對於威葳和采妤的努力,Dr. Sheila Sistrunk也給予高度肯定。「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她們的堅持不懈。儘管面臨挫折和無數障礙,依然堅持並持續努力,展現學校不斷強調的精神。」此外,老師更是大力讚賞兩位女孩提出使用血球計數板解決方案,甚至是親自設計環境實驗盒,並且主動聯繫廠商進行製作。
回望那段漫長的研究旅程,在臺灣國際科展大放異彩的兩位女孩,坦言最初的那股衝勁,也曾隨著迎面而來的各種挫折,逐漸消磨褪去。由於「放棄太可惜了」這個念頭,所以相互打氣、繼續堅持下去。她們也以過來人的經驗,建議未來有心參加的學弟妹,耐心和決心是必備的心理要素,同時更需要評估自己是否具備與人合作的特質。說到這兒,女孩們微側著臉,相視一笑。
經此一役,摘下殊榮的同時,威葳和采妤也獲得保送國內各個頂尖高中的資格。然而,幾經思考,兩位女孩選擇在欄位填上熟悉的「康橋」。原因無他,從小就讀康橋學校的她們,雖然難掩心動,仍堅守初衷,相信康橋能陪伴自己築夢,朝目標前行。而即將航向國際科技展覽會的舞台,祝福威葳和采妤能繼續嶄露光芒,為國家和果敢的自己取得亮眼成績。加油!我們以你們為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