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橋國際學校秀岡校區2025年度「傳愛在康橋」藝文公演於4月12日假青山校區演藝廳舉行,由秀岡與青山校區中小學音樂團隊跨校共演,呈現重奏與合奏等多元曲目,展現學生跨年段、跨校區的音樂實力與合作默契。校方表示,活動不僅展現藝術教育成果,也體現「一人一才藝」教育理念,讓音樂融入學生的日常學習節奏。
本次公演曲目橫跨古典與浪漫樂派,包括德弗札克、柴可夫斯基、克魯格哈特等多位作曲家名作。由高中鋼琴五重奏揭開序幕,接續為木管五重奏與弦樂四重奏演出。青山校區小學管弦樂團則演出葛利格《皮爾金》組曲,並與秀岡學生合奏卡巴列夫斯基《小丑》組曲,象徵世代間的音樂傳承與校際合作。壓軸由秀岡校區弦樂與管弦樂團詮釋舒伯特《死與少女》與白遼士《羅馬狂歡節》,演出氣勢磅礡,獲得全場熱烈掌聲。

秀岡校區管弦樂團成員皆非音樂班學生,演出實力來自「一人一才藝」課程與課後自主練習的累積。即便學生同時參與科展、社團或校外活動,仍展現高度自律與協作精神,連年於全國學生音樂比賽中獲得特優肯定。今年4月28日,秀岡管弦樂團更首次受邀登上國家音樂廳演出,挑戰更高層級舞台。

擔任小提琴二部首席的11年級學生張詠程表示,在鋼琴五重奏中,小提琴二部需兼顧旋律、節奏與和聲平衡,需與團員密切配合,及時調整。他分享:「我們從學期初就開始練習,即使課業繁忙,大家還是願意撥出時間投入排練。像當天上午我才剛完成科展發表,有的同學剛參加完單車環台誓師,下午仍準時登台。康橋教會我們在多元挑戰中找到節奏,並與夥伴協作完成任務。」

秀岡校區校長徐文淞指出,藝術教育的價值不在於是否成為專業音樂人,而在於學生能在過程中學會投入、堅持與團隊合作。「當學生能在繁重課業與多元活動中穩住節奏、找到舞台,這正是我們追求的全人教育。」他強調。
本次活動也邀請近日到秀岡校區交流的金門縣金湖國中師生一同到場聆聽,實地感受康橋藝文教育的真實氛圍。籌備中的康橋高雄校區校長鄭忠煌亦專程北上觀摩學習,展現康橋跨校區資源共享與教育實踐的深度。

康橋國際學校表示,學校將持續落實辦學理念,發展學生多元能力,透過「傳愛在康橋」等藝文平台,培養學生觀察、思考與表達能力,進而強化其文化感知與社會參與力,讓教育的影響如音樂般,悠揚而深遠。
本文章轉載於 台灣產經新聞網 報導